冶金、石化专用热电阻、热电偶
性能特点
热电偶的测量原理是利用物体的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焊接点叫测温端,接线端叫参比端,当测温端与参比端存在温差时,这两点之间就存在热电势,闭合回路上就有热电流流过,热电势的大小只与两物体的材料、及两端温差有关。所以通过测量热电势就可测出被测点的温度。目前应用较多的如E型、K型、S型、R型、B型等。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与精度见表
响应时间: | 金属保护管Φ16 t<90s; Φ12 t<30s |
绝缘电阻: | 15-25℃ 相对温度≤45% 电压为500±50V时 |
绝缘电阻值与偶丝之乘积≥100MΩ·M | |
防爆标志: | ExdIIbT4 |
名称 | 型号 | 测量范围 | 允许误差 |
镍铬-镍硅 | WRN | K ( 0-1100℃) | ±2.5℃或±0.75%t |
镍镉-康铜 | WRG | E (0-600℃ ) | ±2.5℃或±0.75%t |
铂铹10-铂 | WRP | S (0-1400℃ ) | ±2.5℃或±0.75%t |
铂铹-铂铹6 | WRB | B (0-1600℃ ) | ±2.5℃或±0.75%t |
▲测量指标 | |||
功能 | 量程 | 精度 | |
ETX-2014型 | ETX-1814型 | ||
电压 | 0~30.000V | 0.02%+2 | 0.05%+2 |
毫伏 | -10.00mV~120.00 mV | 0.02%+2 | 0.05%+2 |
热电偶 | J、K、T、E、R、S、B、N | ||
▲输出指标 | |||
功能 | 量程 | 精度 | |
ETX-2014型 | ETX-1814型 | ||
毫伏 | -10.00mV~120.00 mV | 0.02%+2 | 0.05%+2 |
热电偶 | J、K、T、E、R、S、B、N | |
1、应用
型 号 | 分 度 号 | 允 差 等 级 | |||
I | II | ||||
允差值 | 测温范围°C | 允差值 | 测温范围°C | ||
WRN | K | ±1.5°C | -40~+375 | ±2.5 °C | -40~+333 |
±0.004ltl | 375~1000 | ±0.0075 ltl | 333~1200 | ||
WRM | N | ±1.5°C | -40~+375 | ±2.5°C | -40~+333 |
±0.004 ltl | 375~1000 | ±0.0075 ltl | 333~1200 | ||
WRE | E | ±1.5°C | -40~+375 | ±1.5°C | -40~+333 |
±0.004 ltl | 375~800 | ±0.004 ltl | 333~900 | ||
WRF | J | ±1.5°C | -40~+375 | ±1.5°C | -40~+333 |
±0.004 ltl | 375~750 | ±0.004 ltl | 333~750 | ||
WRC | T | ±1.5°C | -40~+125 | ±1°C | -40~+133 |
±0.004 ltl | 125~350 | ±0.0075 ltl | 133~350 |
WP-8000-EX系列热电偶隔离式安全栅,接收现场危险区域的热电偶信号或其它毫伏信号,经过隔离和线性化处理,转换为线性化的直流信号输出至安全区的控制系统或其它单元组合仪表。 智能化的热电偶隔离式安全栅。可对热电偶类型和量程范围进行组态设定。 本隔离式安全栅需要独立供电,供电电源-输入回路-输出回路之间电磁隔离。 ◆ 特性 ● 热电偶温度变送隔离输出。 ● 智能化,可进行现场组态设定。也可选择固定的热 电偶类型和温度量程范围输入。 ● 模块化表芯设计,无需零点和满度调节,自动动态 校准零点、温度飘移自动补偿。 ● 带有工作电源指示灯。 ● 本安输入回路 [Exia]IIC,输入回路过流保护。 ● 即插即拔式接线端子,DIN导轨卡式安装。 |
产 品 说 明 : | ||
|
http://www.jsyc18.com
详细介绍:
概述
铠装热电偶具有能弯曲、耐高压、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优点,铠装热电偶与装配式热电偶一样,作为测量温度的传感器,通常铠装热电偶和显示仪表、记录仪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同时,铠装热电偶亦可以作为装配式热电偶的感温元件。铠装热电偶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从0℃~1100℃范围内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主要技术指标 测温范围和准确度
类别 | 代号 | 分度号 | 套管外径mm | 常用温度℃ | 最高使用温度℃ | 允许偏差 | |
测量范围℃ | 允差值 | ||||||
铂铑10-铂 | WRPK | S | ≥Φ3 | 1100 | 1200 | 0-1200 | ±1.5℃或±1.5%t |
镍铬-铜镍 | WREK | E | ≥Φ3 | 600 | 700 | 0-700 | ±2.5℃或±0.75%t |
镍铬-镍硅 | WRNK | K | ≥Φ3 | 800 | 950 | 0-900 | ±2.5℃或±0.75%t |
铜-铜镍 | WRCK | T | ≥Φ3 | 350 | 400 | 小于-200 | 未作规定 |
-40-350 | ±0.75%t | ||||||
铁-铜镍 | WRFK | J | ≥Φ3 | 500 | 600 | 0-600 | ±2.5℃或±0.75%t |
注:"t"为被测温度的绝对值。 T型分度号产品需与本厂协商订货。
● 铠装热电偶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用τ0.5表示。铠装热电偶热响应时间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热响应时间τ0.5S | 接壳式 | 绝缘式 |
套管直径(mm) | ||
2.0 | 0.4 | 0.5 |
3.0 | 0.6 | 1.2 |
4.0 | 0.8 | 2.5 |
5.0 | 1.2 | 4.0 |
6.0 | 2.0 | 6.0 |
8.0 | 4.0 | 8.0 |
● 型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