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桥应变测力传感器带有15引脚的插口,以便与TAPlus系列的试验机联合使用。测力传感器的值和灵敏度系数存储在测力传感器插口内的存储设备当中,所以测力传感器是自识别的。
测力传感器符合BS EN ISO 7500第1部分和ASTM E4对精度为 /-0.5%的测力传感器的规定。这些标准声称测力传感器可被证实能在精度为读数的0.5%的情况下,降至其载荷范围的2%,而读数可降至零载荷。
XLC系列测力传感器(0.5%精度)
承载能力 | 型号 | 零件号 |
5 N, 1.12 lbf | XLC-0005-A1 | 01/2946 |
10 N, 2.25 lbf | XLC-0010-A1 | 01/2360 |
20 N, 4.5 lbf | XLC-0020-A1 | 01/2950 |
50 N, 11.25 lbf | XLC-0050-A1 | 01/2361 |
100 N, 22.5 lbf | XLC-0100-A1 | 01/2480 |
250 N, 56 lbf | XLC-0250-A1 | 01/3048 |
500 N, 112.5 lbf | XLC-0500-A1 | 01/2362 |
1000 N, 225 lbf | XLC-1000-A1 | 01/2419 |
产品特点及结构 | 采用合金钢材质,焊接密封。主要适用电子台秤、汽车衡等 | ||
主要技术参数 | |||
额定载荷(t) | 0.5、1、1.5、2、2.5、3.5 | ||
精度等级 | C2、C3 | 绝缘电阻(MΩ) | ≥5000(100VDC) |
综合误差(%F.S) | 0.03、0.02 | 激励电压(V) | 9~12 (DC) |
灵敏度(mV/V) | 3.0±0.03 | 温度补偿范围(℃) | -10 ~ +40 |
非线性(%F.S) | 0.03、0.02 | 使用温度范围(℃) | -20 ~ +55 |
滞后(%F.S) | 0.03、0.02 | 零点温度影响(%F.S/10℃) | 0.02 |
重复性(%F.S) | 0.02、0.01 |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 | 0.02 |
蠕变(%F.S/30min) | 0.03、0.02 | 安全过载范围(%F.S) | 150 |
零点输出(%F.S) | ±1 | 极限过载范围(%F.S) | 200 |
输入阻抗(Ω) | 350±3 | 防护等级 | IP67/IP68 |
输出阻抗(Ω) | 350±10 | 电缆线 | 四芯屏蔽电缆RWP4×12-3m |
接线方法 | 输入(电源) + : 红色;输入(电源) - : 黑色;输出(信号) + : 绿色;输出(信号) - :白色 |
额定载荷(kg) | 50、100、200、250、300、350、500、750、1000、2000、2500 | ||
精度等级 | C2/C3 | 绝缘电阻(MΩ) | =5000(100VDC) |
综合误差(%F.S) | 0.03/0.02 | 激励电压(V) | 9~12(DC) |
灵敏度(mv/v) | 2.0±0.002 | 温度补偿范围(℃) | -10~+40 |
非线性(%F.S) | 0.03/0.02 | 使用温度范围(℃ ) | -30~+65 |
滞后(%F.S) | 0.03/0.017 | 零点温度影响(%F.S/10℃) | 0.03/0.017 |
重复性(%F.S) | 0.01 |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 | 0.02/0.014 |
蠕变(%F.S/30min) | 0.02 | 安全过载范围 (%F.S) | 120 |
零点输出(%F.S) | ±1 | 极限过载范围(%F.S) | 150 |
输入阻抗(Ω) | 405±6 | 防护等级 | 胶封IP65 |
输出阻抗(Ω) | 350±5 | 电缆线 | 四芯屏蔽电缆线 3m |
WPJ209 微型垂直测力传感器,微型垂直测力传感器,广东佛山微型垂直测力传感器, 广东佛山垂直测力座传感器产品特点及结构 采用合金钢或不锈钢材质,全密封激光焊接,优良有防腐蚀和防爆裂性能。主要适用于工业过程中力的 测量与控制中。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荷(t) 1、2、3、5、10、20 精度等级 C1 绝缘电阻(MΩ) ≥5000(100VDC) 综合误差(%F.S) 0.05 激励电压(V) 9~12 (DC) 灵敏度(mV/V) 3.0±0.03 温度补偿范围(℃) -10 ~ +40 非线性(%F.S) 0.05 使用温度范围(℃) -35 ~ +65 滞后(%F.S) 0.05 零点温度影响(%F.S/10℃) 0.03 重复性(%F.S) 0.03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 0.02 蠕变(%F.S/30min) 0.02 安全过载范围(%F.S) 150 零点输出(%F.S) ±1 极限过载范围(%F.S) 200 输入阻抗(Ω) 700±10 防护等级 IP67/IP68 输出阻抗(Ω) 700±10 电缆线 四芯屏蔽电缆 3~5m 接线方法 输入(电源) + : 红色;输入(电源) - : 黑色;输出(信号) + : 绿色;输出(信号) - :白色
| ||||||||||||||||||||||||||||||||||||||||||||||||||||
|
红 + | (输入 +) | 白 - | (输出 -) | 黑 - | (输入 -) | 绿 + | (输出 +) |
度等级:C1 & C2(OIML R60) | 温度补偿范围: -10~+40℃ |
灵敏度: 2.0±0.01mV/V | 使用温度范围: -35~+65℃ |
蠕变: ±0.038%F.S/30min & ±0.023%F.S/30min | 灵敏度温度影响: ±0.028%F.S/10℃ & ±0.017%F.S/10℃ |
零点输出: ±1.0%F.S | 零点温度影响: ±0.047%F.S/10℃ & ±0.029%F.S/10℃ |
输入阻抗: 700±10Ω | 安全过载范围: 150% |
输出阻抗: 700±5Ω | 极限过载范围: 200% |
绝缘电阻: ≥5000MΩ(100VDC) | 防护等级: IP66 |
激励电压: 9~12VDC | |
灵敏度 | 1 ~2mV/V | 量程 | 1-200kg |
精度 | 0.1%F·S | 滞后误差 | ±0.03 %F·S |
非线性 | ±0.03 %F·S | 底部螺纹孔 | M4*3 |
总高度 | 16mm | 圆柱直径 | 20mm |
圆柱厚度 | 9mm | 螺纹杆 | M6 |
技术参数:
1. 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电磁场,粉尘,腐蚀性对传感器都有影响。
2. 传感器尺寸:传感器的外形尺寸来对应被测量位置的尺寸,确保传感器受力均匀安装配合。
3. 测量力方向:常规的有压式方向,拉式方向,拉压式方向和扭矩式方向传感器。
4. 材料:应变式传感器材料一般分为不锈钢,合金钢,铝合金,具体需按实际情况而定,不同材料的性能也不一样。
5. 称重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要能够满足称重系统准确度级别的要求,只要能满足这项要求即可。若2500分度的传感器能满足要求,切勿选用3000分度的。
二. 确认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1. 量程的大小:根据测量物体的重量(力)来选择传感器量程,传感器量程须比实际应用的量程大10%-30%,预防传感器过载保护。
2. 额定负荷:传感器在规定的技术指标范围可使用的最大重量。在实际使用时,一般只用额定量程的2/3或1/3。
3. 允许使用重量(安全过载):称重传感器允许施加的最大重量。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超负荷工作。一般为120%或150%。
4. 最大使用重量(极限过载):称重传感器能承受的不使其丧失工作能力的最大重量。当工作时超过此重量时,传感器将会受到损坏。
5. 输出灵敏度(信号): 输出增量与所加的负荷增量之比。通常每输入1V电压时额定输出的mV输出。常规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mv输出,放大信号V、mA三种输出 6. 非线性:由空载荷的输出值和额定载荷时输出值所决定的直线和增加负荷之实测曲线之间最大偏差对于额定输出值的百分比。
7. 重复性误差: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传感器反复加荷到额定载荷并卸载。加荷过程中同一负荷点上输出值的最大差值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8. 滞后:逐级施加重量再依次卸下重量时,对应每一级重量,不一致的程度用滞后误差来表示。
滞后误差计算:同一试验点上3次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与3次上行程实际输出信号值的算术平均之间的最大差值(mv)。
9. 蠕变: 在负荷不变(一般取为额定载荷),其它测试条件也保持不变的情形下,称重传感器输出随时间的变化量对额定输出的百分比。
10.分度值: 称重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被等分后其中一份的大小。
11.允许使用温度:规定了此称重传感器能适用的场合。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 -20℃ - +70℃。高温传感器标注为:-40℃ - 250℃。
12.温度补偿范围:说明此传感器在生产时已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了补偿。常温传感器一般标注为-10℃ - +55℃。
13.零点温度影响(零点温度漂移):此传感器在环境温度变化时它的零点的稳定性。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0.05%f.s./10℃)。
14.温度对输出灵敏度的影响(St):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输出灵敏度的变化。一般以每10℃范围内产生的漂移为计量单位。
15.输出阻值:在额定技术条件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S+ S-)电阻值。
16.输入阻值:称重传感器的激励电压(E+ E-)的电阻值[V+ V-]
17.绝缘阻抗: 传感器的电路和弹性体之间的直流阻抗值。
18.推荐激励电压:一般为5或12伏。因一般称重仪表内配的稳压直流电源为5或12伏。
19.允许最大激励电压:传感器最大可以承受的供电电压,不推荐使用最大激励电压。
20.电缆长度:出厂时厂家标准配置的电缆长度。最好不要擅自增加和减小。
21.密封防护等级(IP):称重传感器的防尘和防水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