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

  • 会员类型:免费会员
  • 工商认证: 【未认证】
  • 最后认证时间:
  • 法人:
  • 注册号:****
  • 注册资金:人民币万
  • 参观人次:146517

联系我们

联系人:黄蓉芬

点击查看联系方式

技术文章

葫芦原是药

点击次数:12 发布时间:2024/4/22 14:19:45

“都说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葫芦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酸……"这首歌算是把葫芦的特点描写到位:酸酸甜甜就是它!山楂原本是酸酸的,然而经过处理裹上后不仅颜色变得艳丽了,味道也可口了许多。

葫芦是冬季人们尤其是孩子zui钟爱的美食。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吃葫芦的季节,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站在街道上等待着葫芦出锅的情景吗?眼看着串果、熬糖、蘸糖、冷却一步步地完成,早已迫不及待,想咬下一颗红艳艳的葫芦。

 

  小贩们一声声的吆喝更是吸引来更多人的注意:“脆香酸甜的葫芦,健胃消食、美容健脾,……葫芦,皇宫秘方,皇后灵丹,……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快来买哟!”

 

  糖葫芦就是山楂沾上糖后用竹签串成的普通食品而已,由于山楂富含维生素C,说是健胃消食不为过,但是冠之“皇宫秘方”、“灵丹”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

 

老北京街头的葫芦。

 

 

  其实,这并没有说错,糖葫芦就是起源于皇宫,和南宋皇帝宋光宗有关。宋光宗(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名赵敦。

 

  从辛弃疾的诗作中,南宋朝廷的懦弱和畏缩可见一斑,面对侵犯,他们不愿通过打战来维护统治的稳定,而是一味求和避让。宋光宗也是这么一位昏庸的帝王。受父亲宋孝宗禅位登基之时他已经43岁,即使不和年纪不足8岁的圣君康熙比,和一般君王比,这个年纪也算大的。本就没有安邦治国的能力,再加上体弱多病,宋光宗在位期间,不思朝政,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而其中有位黄姓贵妃颇得他的喜爱。

赵惇(1147年——1200年),庙号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

 

 

  宋绍熙三年,即1192年,这位皇贵妃突然肚子疼的厉害,看得皇帝心急如焚,赶忙召唤御医诊治。然而,服用了御医配置的药,贵妃的病症没有一点减轻的征兆,肚子仍然疼痛不止。

 

  这可气坏了宋光宗,大怒之下,他把御医全部都关进大牢。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有掉脑袋的危险。这下,再也没人敢给贵妃看病了。看着美人一天天消瘦下去,皇帝只能干着急,后来有人出主意张榜求医。榜子贴出去几天竟有了回应,一位老和尚揭了皇榜,随之被招进后宫,为贵妃切脉诊断。

 

  诊断完毕,和尚从兜里取出几十个山楂果子,吩咐宫女把果子和一起熬制,让贵妃一顿饭吃5到10颗,并宣称坚持半个月病自然就好了。光宗不免蹙眉,这又不是药材,就是普通的果子,怎么能治病!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照办。谁知,贵妃的病情竟然慢慢好转了,胃口也慢慢恢复了。龙颜大悦,吩咐御膳房常常备着这种果子。后来,这种果子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蜜弹弹”。

 

山楂配上熬制就成了“治病良药”。

 

 

  其中的玄机说来简单,妃子常吃山珍海味,估计积食了,对症下药,山楂和一起熬制就是利用山楂健胃消食、帮助消化的功效。实际上,就算不找医生,饿她十天半个月,这种富贵病也就好了。

 

  后来传到民间,人们都觉得山楂果蘸糖特别好吃,为了食用方便,提前用木签穿好颗数。这就是葫芦的由来。好吃的糖葫芦就这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如今的葫芦从材质、形状等方面都已经花样翻新。

 

 

  光宗担忧美人身体,无意间促成了糖葫芦的产生;他对父亲的不孝却是促成了他后来被废的悲惨命运。

 

  绍熙五年,即1194年,就在皇贵妃得病两年后,宋孝宗得病。得知父亲生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就连父亲病逝他也不服丧。如此不孝引来了大臣们的愤慨,在请示过太后后,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逼迫光宗退位,这位昏庸皇帝的统治至此结束。

原创作者:广州誉维生物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相关产品

  • 友情链接
  • 热词推荐
在线咨询5分钟应答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