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阿仪网

免费注册

首页 | 产品 | 求购 | 资讯 | 专题 | 找厂商 | 打听 | 品牌 | 资料 | 技术文献 | 展会 | 新品 | 促销 | 招标 | 优质仪器
广告
广告

您的位置:首页>仪器仪表资讯>实验室动态>大连化物所发展溶酶体功能诊断动态超分辨成像技术

大连化物所发展溶酶体功能诊断动态超分辨成像技术

发布时间:2025/3/7 10:16:23编辑:Ma Liang
已有1049人关注

近日,我所生物技术研究部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开发了近红外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荧光探针“Aze-HMSiR”,降低了探针的光毒性,实现了长达50分钟的全细胞溶酶体动态超分辨成像,解析出溶酶体在全细胞范围内的分布、尺寸、pH、运动轨迹的系统性变化,并将其系统性动态特征转化为功能指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溶酶体功能诊断模型,将溶酶体超分辨成像从“结构解析工具”扩展至“功能分析平台”,为溶酶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筛选提供了新路线。


溶酶体作为细胞的“代谢指挥中心”,其功能高度依赖于动态行为,从降解生物大分子、调控自噬到介导细胞信号传递,均与溶酶体形态、运动性及腔内pH的实时变化紧密相关。例如,溶酶体pH的轻微升高可导致水解酶失活,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而溶酶体尺寸的异常扩张则与癌症耐药性密切相关。然而,解析这些动态行为的核心挑战在于技术限制:传统超分辨成像探针在溶酶体酸性环境(pH 4.5至5)中易发生猝灭或持续发光,难以实现单分子定位所需的稀疏闪烁;此外,高光毒性激光严重干扰细胞稳态,使得长时程动态观测数据可信度存疑。尽管徐兆超团队此前开发的探针LysoSR-549(Angew. Chem. Int. Ed.,2022)实现了40分钟的全细胞溶酶体成像(12nm/20ms分辨率),但其561nm激发光仍引发显著光毒性,且绿光穿透力限制了活体应用。


本研究中,团队首先开发了近红外自发闪烁探针“Aze-HMSiR”,基于硅罗丹明骨架与氮杂环丁烷修饰,结合ΔGC-O热力学描述符指导的理性设计(Angew. Chem. Int. Ed.,2020),该探针在大约650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实现酸性环境中的高效自发闪烁,且未表现出光毒性,成像时间延长至50分钟。其次,团队建立了溶酶体动态参数与功能的定量关联模型,通过同步追踪全细胞内所有溶酶体的分布、尺寸、pH及运动轨迹,发现这些参数的协同变化可作为细胞状态的“功能指纹”。例如,溶酶体分布密度的降低与pH升高共同指示自噬抑制,而尺寸的快速收缩则与膜稳定性受损相关。最后,团队将该技术应用于抗癌药物筛选与疾病诊断,在对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雷帕霉素(rapamycin)、杠柳苷(Periplocoside)、二甲双胍(metformin)、埃拉斯汀(erastin)、重楼皂苷(polyphyllin)、吉非替尼(gefitinib)七种药物的研究中发现,杠柳苷使溶酶体尺寸缩小32%,紫杉醇诱导pH显著升高并引起溶酶体均匀分布;在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中,溶酶体运动速度降低50%,且pH震荡幅度显著增大。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药物作用的新机制,更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动态指标。


本研究将超分辨成像的数据维度从“结构描述”扩展至“功能诊断”。团队通过对全细胞溶酶体系统性动态的量化分析发现,溶酶体亚群的行为异质性具有功能分工,外围溶酶体运动性较高,可以通过快速运动形成“信号前哨”,而核周溶酶体运动性较差但酸性较高;利用溶酶体多维参数可实现生理、不同病理下溶酶体的区分与功能诊断;不同抗癌药物作用癌细胞后引起溶酶体特征“指纹”差异,能够实验抗癌药物的区分与筛选。此外,团队还发现杠柳苷明显区别于其它抗癌药物,能够明显降低溶酶体尺寸(32%),而其余药物诱导溶酶体尺寸变大;紫杉醇不仅能够减弱溶酶体酸性同时会诱导溶酶体的均匀分布。


超分辨荧光成像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人类对生命动态本质认知的不断深化。第一阶段以突破衍射极限为核心目标,实现了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纳米级结构解析,但其应用多局限于静态“快照”。第二阶段聚焦于短时程动态事件观测,例如揭示线粒体分裂的两种功能模式,或利用光激活探针追踪内质网-溶酶体接触的动态过程。然而,这些研究仍受限于局部区域观测或单一参数分析。第三阶段的核心挑战在于将动态成像扩展至全细胞尺度,建立细胞器行为与功能的定量关联。


超分辨成像技术在药物筛选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为生命医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将细胞器动态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功能指标,科研人员能够像“解码细胞语言”一样,从纳米级动态中读取疾病信号、药物响应与代谢状态。未来,这一技术有望与人工智能、单细胞测序深度融合,构建“动态成像-分子机制-临床表型”的三维研究框架。


相关研究成果以“Whole-cell Lysosome SMLM Imaging as Indicators for Functional Diagnostics with a Low-Phototoxic Spontaneously Blinking Probe”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1818组乔庆龙副研究员。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乔庆龙、徐兆超)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03177


微信号:ayiwangapp17

(来源: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标签:超分辨成像,荧光成像

上一篇:国产手术机器人:从“跟跑”到“并跑” 下一篇:蛋白质“杀手”变身生物催化剂

为您推荐

相关新闻

中国药科大学空间可视化蛋白质组学平台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时间:2025/3/19 10:07:18
项目概况中国药科大学空间可视化蛋白质组学平台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89号龙湖时代上城写字楼1栋29楼或报名平台:http://119.45.145.115/NJJCBaoM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指导建设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2025/3/19 10:02:25
18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根据指南,工业企业和园区通过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实现
我国商业航天可复用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发布时间:2025/3/19 10:01:05
3月1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于3月15日完成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发动机
创新检验检测技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山西省出台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5/3/19 9:56:42
  3月14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山西省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进一步发挥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和引领服务作用,加快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中国计量院建成国际首套表界面微观形貌缺陷测量“三维标尺” 发布时间:2025/3/19 9:46:52
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申报新建的区域法表面与亚表面结构几何参数基准装置,已获市场监管总局批准。该装置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从二维“轮廓线”到三维“空间体”的维度提升,填补三维表
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建模评估我国电力系统转型路径规划 发布时间:2025/3/19 9:42:07
  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其他难减排部门电气化水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系统动态演进路径,电力系统扩张模型(PSEM)则是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力系统转型
广告

新闻排行

最新产品

图片视点

北京师范大学流式细胞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优质产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仪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仪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 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 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阿仪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 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旗下频道

色谱仪 光谱仪 反应釜 试验箱 试验机 搅拌器 培养箱 离心机 水分测定 气体检测 量热仪 石油仪器 纯水器 比表面仪 温度记录 流量计 万用表 显微镜 粒度仪 测厚仪 硬度计 酸度计 元素分析 生物试剂 电线电缆 天平衡器 传感器 食品检测 压力仪表 电化学 测厚仪 阀门仪表 电力仪表 干燥设备 药物检测